智能ABC筆形碼提高打字速度
引子: 之前見過很多關于智能abc輸入法的一些技巧說明,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對自己很有幫助 從中學了不少東西。也非常感謝各位網(wǎng)友提供那么好的資料! 其中有提到智能abc的筆形碼: 1:橫 2:豎 3:撇 4:捺 5:左彎鉤 6:右彎鉤 7:十字交叉 8:方框 ...對此一直弄不懂是什么意思 在網(wǎng)上沒有一篇關于此技巧的詳細說明。 自己研究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其中的奧秘.算是給此技巧詳細說明一翻! 正題: 本文是我(沒事打老婆)編寫,包括偏旁的查找與編輯. 如果大家覺得不錯,希望踴躍轉載,讓更多人學到用到! 調查表明 智能abc打字速度極限是90個/每分鐘(針對的是打稿子)而五筆確能輕松上150? 大家都知道五筆打字的速度遠遠高于智能abc的打字速度 為什么? 因為五筆打出來的字極少要去查詢這個字在第幾個鍵 換句話說 就是減少查找字的頁數(shù)和次數(shù)是提高打字速度的唯一方法 (說明:雖然智能abc把很多常用的字都歸納在前面幾頁,可以死記住他對應的數(shù)字. 但碰到陌生的字,難免也會翻來翻去) 其實智能abc也有類似五筆的功能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,也就更少有人去運用 舉例: "它"這個字,如何讓"它"在第一個出現(xiàn),而不用去死記"它"所在的數(shù)字上了? t4空格 就是它字。 (說明:我相信很多人已經(jīng)背得"它"是在3號鍵上. 打完拼音,按數(shù)字3,一樣很快可以打出這個字,但我要強調的是在第一個出現(xiàn)) 網(wǎng)w2空格。吳wu8空格。等等。。。 大家都知道 嗯這個字用智能abc是打n88空格打出來的 為什么? 下面詳細介紹筆形碼的使用說明.以及屬性! 智能abc筆形碼(我們姑且叫它"字根"吧) 1:橫 2:豎 3:撇 4:捺 5:左彎鉤 6:右彎鉤 7:十字交叉 8:方框 簡單的8個數(shù)字對應的就是智能abc的字根 說明: 在輸入拼音的基礎上如果再加上該字第一筆形狀編碼的筆形碼,就可以快速檢索到這個字。 舉例:在打完拼音的情況下不要案空格.加上數(shù)字再按空格 輸入y1空格. 就是 y 讀音,第一筆是橫的所有字. 輸入you2空格 就是you讀音, 第一筆是豎的所有字. 如果不明白可以自己試試. 因為很多偏旁就是這個字的第一筆. 所以記住了一些偏旁,可以很迅速的打出這個字! 偏旁都是按照字根來的,要記住的很少.而且只用5分鐘就能全部記住! 下面是我把數(shù)字所對應的偏旁做的總結,也許會漏掉一些。 數(shù)字鍵 1 以筆畫"一"(橫)開頭的偏旁 扌.石.王.耳.車.歹.東.. 說明: w1空格.這里所有的字都是w讀音,第一筆是橫的字 很多字沒有偏旁的,但都是橫開頭的字,當遇到一個很陌生的字 但你知道它的第一筆是橫,那么可以打完拼音按1,再空格. 這個字,就會出現(xiàn)在前面,大大節(jié)約了查找的時間。 且:筆畫可以疊加.完全可以讓它出現(xiàn)在第一個,后面在說明! 數(shù)字鍵 2 以筆畫"丨"開頭的單字以及偏旁 偏旁有:山.光.貝.止.少. 數(shù)字鍵3 以筆畫"丿"開頭的單字以及偏旁 偏旁有:竹.亻.彳.月.钅.牛.饣.禾.犭.舟.矢. 數(shù)字鍵4 以筆畫"丶"開頭的單字以及偏旁 偏旁有:冫,氵,讠。廣。疒。火,門。宀 .。礻.忄.交. 當遇到 冫,氵,的時候,三點水的字的時候建議按兩下4, 數(shù)字鍵 5 以筆畫"フ.乛."開頭的單字以及偏旁 偏旁有: 又。阝。弓。尸。馬。予。習。。 數(shù)字鍵6 以筆畫"レ"開頭的單字以及偏旁 偏旁有:纟.女...發(fā)的第一筆也是. 數(shù)字鍵7 重點說明一下 十字交叉 比如:木,艸。土。古。革。的上面 7比較抽象...差不多就這幾個. 記下來都很容易 扌也是十字交叉,但它鎖定在1. 可以認為除了扌其他的十字交叉都是在7上面! 如果這個字前兩筆能組成十字交叉.那就是在7字鍵上... 數(shù)字鍵8 以筆畫"口"開頭的單字以及偏旁 比如:日,口。蟲。目。田。 中。足。是。 特別說明: 筆畫可以疊加 就象手機筆畫打字一樣... 這里的疊加是按照字的第二筆開始計算, 舉例: 繁 可以打fan31空格...按了3還按一個1,是因為第2筆是橫,保證字打完拼音.出現(xiàn)在第一個的幾率 課 可以打ke46空格 ...就算這個字沒出現(xiàn)在第一個,至少在第一頁的可能性也大了很多. 補充: 此方式優(yōu)點: 減少找字時間 特別是一些少用到的字。 一頁一頁的翻實在太麻煩。 或者是不記得它在第一個鍵的字. 后記: 對于陌生字,方法其實也有很多. 之前我常用的是:打一個詞組,然后在刪掉不需要的字. 但也不是萬能的,所以我們只有學會更的更好的方式去適應更多的字。 我們的速度才會慢慢的提升!!!
(引自360軟件百科 帽峰山片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