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曲野劇,通夜鬼話,觀眾多有所譏,余獨默然。
且不論蒲君用心若何,余只覺片刻之感,便不盡言。今夫鬼之不存,世人皆明,然余所言,非宗教之鬼也。竊以為人鬼之分,實由顯隱之別。譬如顯宦,行有車馬,座無白丁,擺袖于夾道之中,脫帽于人海之上,堪為人也;而草民,赤足露臂,朝作暮歸,糞土其表,禾黍其腹,詎非鬼乎?人有善惡,鬼亦如之。若秋蓉小謝,皆良家女,屈死之后,相互體恤,逢還陽之機,竟再三推讓,撼人心者莫過于此!彼雖為鬼,是為至善,而財主某年近八旬,竟數(shù)奪良民少女為妾,非惡人若何?至于陶生,憐鬼為妹,鳴冤下獄,終至贖身相救,真君子也,此等人不可多得。要之交往不可以人鬼,而當以善惡;露静豢山Y(jié),民賢不可辭。
嗟夫,盛世論鬼,竟至侃侃,毫厘所得,當謝蒲君。是故此乃聊齋之新言也,不知蒲君納否?
(寫于1986年6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