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即志向、愿望,才即才能、本領(lǐng)。人不可無志,無志就沒有追求的目標,就會停滯不前,以致碌碌無為。人不可無才,無才就沒有做事的本領(lǐng),就無法實現(xiàn)人生的價值。志才并存,且大小相當,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(yè)。
清朝著名詩人袁枚在其《隨園詩話》中有一段關(guān)于才與志的論述:“余嘗語人云:‘才欲其大,志欲其小。才大,則任事有余;志小,則愿無不足?妆焙V敬蟛攀,終于被難。邴曼容為官不肯過六百石,沒齒晏然!䴓湓娫疲骸磺蟠螅脷g常有余!嬉姷乐。”袁枚在這段話中舉了兩個例子:一個是反面的例子——漢末文學(xué)家、曾任北海相的孔融,時稱孔北海,志大才疏,又恃才負氣,終被曹操所殺。另一個是正面的例子——漢哀帝時的邴曼容,養(yǎng)志自修,官作到俸米六百石就不肯作了,到老安然無恙。
聯(lián)想到如今的官場,有大志者比比皆是,才登要位不久,便得隴望蜀,想方設(shè)法,尋求升遷;而有大才者寥若晨星,庸者圖個平安無事,刁者作好表面文章,奸者則善于欺上瞞下。當然,在這些人中也確有些小才的人,可惜無德,這是題外話了。如果要充分發(fā)揮正面引導(dǎo)的作用,我想,在公務(wù)員上崗和領(lǐng)導(dǎo)上任之前,組織人事部門可否開展“才欲其大、志欲其小”的教育活動呢?
2005.08.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