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族簡介
家藏民國二十八年所修《毛氏宗譜》之《創(chuàng)修宗譜序》記載:“粵稽宗系自西伯九子封毛伯為武王卿士,故以地為氏,此受姓之始祖也。歷漢晉唐宋,相傳八十三世,代產(chǎn)偉人,難以枚舉。至宋末而天化公出焉,卜居蘄水,此我族入籍之始祖也!绷硪黄秳(chuàng)修宗譜序》曰:“鼻祖世籍西河,至漸公為兩浙轉(zhuǎn)運(yùn),卜居德化縣燕子巖,孝友傳家,世世子孫不愿相離。唯我祖天化公歷仕安慶,值宋末之亂,兵阻官道,迂道還鄉(xiāng),路過英蘄,樂小嶺山水之勝,遂卜居焉。”(引文標(biāo)點符號為筆者所加)說明:文中德化縣隸屬江西省,“蘄水”即今湖北省浠水縣,“小嶺”即今浠水縣綠楊鄉(xiāng)小嶺村,“英”指湖北省英山縣,該縣與浠水縣相鄰。
由此看出,湖北浠水毛氏與浙江清漾毛氏同源,系原籍江西省德化縣燕子巖的毛天化,出仕安慶后定居于湖北省蘄水縣(現(xiàn)稱浠水縣)小嶺,繁衍后代而成。小嶺村因此而成為該支毛氏的聚居之地,七百多年過去了,盡管歷代分支后裔遷往鄰近省縣者甚多,而該村仍為毛氏世居之地,至今絕大部分村民均為毛姓。
湖北浠水毛氏尊毛天化為一世祖,至筆者達(dá)二十七世,加上前代八十三世,共有一百一十多代的世系圖可查,說明該族前人十分重視歷史,并為保存史籍作出了巨大的努力。
筆者先祖十九世輝峨公從蘄水小嶺遷往霍邑(即安徽省霍山縣)包家河(今為岳西縣包家鄉(xiāng)),至筆者的子輩,已有十代,譜牒仍回浠水共修,可見族人的凝聚力歷代不改。家藏民國二十八年所修《毛氏宗譜》能逃避戰(zhàn)火與動亂,完整地保存至今,全是先父苦心珍藏的功勞。該譜為浠水毛氏宗譜兩次重修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礎(chǔ)。
附注:浠水縣歷史沿革——南北朝劉宋元嘉二十五年(公元448年)置縣時名“希水”。南梁普通元年(公元520年),改稱“浠水”。唐朝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改浠水縣為蘭溪縣,天寶元年(公元742年),改蘭溪縣為蘄水縣。民國22年(公元1933年)6月,改縣名為“浠水”。
附:參閱文章
|